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股市连续跌破强力支撑位,资金成本降至一年来新低,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这三者之间,有什么直接联系?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经过前几个交易日的阴跌之后,股市在这一天的抛盘如同暴风骤雨,关键技术支撑悉数被破掉,恐慌情绪蔓延。与此同时,债券利率则创下新低。货币市场方面,质押式回购利率隔夜1.7%,七天3.0%,显示资金非常充裕。

  利率处于下降通道,流动性又如此宽松,股市却大幅下挫——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2013年资金成本高企,“钱荒”频出,被很多投资者视为股市表现不好的根源。自那时起,更多人开始高度关注利率,关注流动性,关注债市。记得去年12月参加几次大型研讨,遇到做股票的机构,见了面竟然完全不谈股票,更多时候是在议论货币政策、资金成本,以及债券收益率曲线。大家似乎都有如下认识:如果流动性紧张,则股市一定惨淡;反之,若股票行情好,多半离不开流动性稳定或宽松的支持。

  刚刚发生的事件说明,即便流动性宽松,股市也可能不涨,甚至暴跌。2013年股市投资者们学到的“经验”或“教训”,究竟有怎样的应用价值,在2014开年之初,先被打上一个问号。

  无独有偶,在股票颓势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则在贬值。2月28日兑美元跌掉0.85%,是近年来单日跌幅最大的一天。对习惯于人民币稳步升值的人来说,犹如一场地震。贬值自2月19日开始,而在此之前,是持续数月的升值,1月14日盘中还曾触及6.0400的低点,大有一举突破6元整数关口之势。

  表面看,此轮股市的下跌,与人民币贬值隐约存在某种关联:人民币先贬,股市后跌。2月19日贬值之时,股市正好达到此轮反弹顶点,此后连跌,并于2月25日暴跌。3月10日,黑色星期一,股市再度大跌后沪指掉至2000点以下,基本回到本轮反弹前的起点;同一天人民币急挫,兑换美元即期盘初一度下跌192个基点,报6.14580元。

  风生水起之际,3月15日央行宣布,人民币日波幅将于两天后由1%放宽至2%——酝酿多时的政策举措终于尘埃落定。消息恰在此时公布,似可作为某种印证,即人民币贬值不排除系当局为打击“热钱”、配合汇改而采取的策略。如果股市投资者察觉到风声,可能会因担心而卖掉股票;股票下跌与汇率贬值在某种程度上又相互促进。

  这也属不得已而为之。一段时间以来,豪赌人民币升值的资金大量涌入,并利用各种工具加大杠杆,还造成出口的异常波动。美联储对削减QE的坚持也未减弱上述冲动。若在此时扩大汇率波幅,可能导致人民币短期内急剧升值,出现系统性风险。

  当然,很难确定当局是否意图主动伏击“热钱”,加大汇率双向波动,为汇改创造条件。“两会”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被问及此事时举重若轻,暗藏玄机。这无疑是明智的策略,有一举多得之效:一是避免汇改后人民币失控;二是通过让赌汇率升值的资金忌惮,便于人民银行管理流动性,创造条件保持利率弹性以继续约束低效的信用扩张;三是稳定汇率即是稳定出口,在当下经济疲弱时,可成为“逆周期调节”的手段。

  除了制造汇率双向波动,借势借力,通过不对春节前投放的资金、一段时间以来的外汇占款和财政支出进行有效对冲,保持流动性宽松以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也可减少境外资金购买人民币资产的动力。若这也是有意为之,则在当局的策略中,汇率与利率手段便做到了双管齐下,“寓改革于调控”的意味更加显著。这可部分解释近一个季度的资金成本下降和债市上涨。另外,利率工具在这里也有同样的“逆周期调节”的功效。

  由此可见,股市下跌非流动性之过,但多少受到些汇改的惊扰。而人民币的贬值,可能与当局打击“热钱”、推进汇改的干预有关。由此产生的流动性宽裕和政策预期,则助推了债市上涨。

  股市、汇市与债市的上述变化,同时受到如下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放缓,信用事件频出,银行和房地产负面消息增加;国际投行看空中国的大合唱恰在这时响起,与往年如出一辙。债市的前期上涨,部分来自于对影子银行加大外部监管和内部风控,境外长线资金的积极买入也有触发作用。

  接下来的焦点包括:汇改告一段落后,与之配套的上述策略持续的必要性降低,对流动性和利率的支撑减弱,外汇占款短期逆转。汇率之后轮到重视利率。不少人在议论准备金率下调的可能;轻易不会,但在利率市场化攻坚阶段,不排除用作平衡和让步的手段。近期可能推出的稳增长举措对“逆周期调节”政策有多大程度的替代,也需密切关注。

原载于《财新周刊》,2014年4月7日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