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事到如今,没有人再怀疑中国经济有“政策底”。年初以来,随着经济减速,诸多刺激政策鱼贯而出,近期更是大有加速之势:对小微企业减税、棚户区改造和追加铁路投资;创新性地发行专项住宅债券;各地为房地产行业有限松绑;财政部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加快资金支付进度;央行除在公开市场投放充裕流动性外,较多使用再贷款政策;呼吁商业银行积极发放首套房贷;针对小微企业和涉农领域,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连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比政策也出现了虽不具实质性、但也是信号强烈的松动。

  以上举措,总的方向是对的,即没有简单施以总量措施,多采取注重结构调整的微刺激和定向工具。但当各种“定向”和“微刺激”频出,降准的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喊话”层出不穷时,对上述“政策底”是否还有“底线”的反思,便是自然的了。政策的“底线”在铺天盖地、多管齐下的措施遮掩下,极易被混淆,甚至逐渐的,大家对所谓的“底线”可能不再那么在意、以至淡忘。区别于以前的政策标识是财富,是信用,是凝结上下的力量,一旦模糊无法辨认则是巨大的损失。当每一次政策出来都需要重申“政策立场并未有根本改变”时,当需要权威媒体不停地为微刺激、定向政策辩护时,则需要警惕,别让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一切变了味道,偏离轨道。

  对中国经济不应过多刺激、尤其慎用总量政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信用扩张并不能带动有效的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生产1元GDP所需的M2增加,2000年为1.39元,2013年为1.95元,预计今年将超过2元。而单位GDP增长所需的社会融资总量,2007年以前为3000亿元上下,如今超过2.3万亿元。回报率在下降,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2007年为16.7%,2011年前维持在10%以上,如今降至6%一线,且不少行业回报率为负。

  由此可见,过度的信用扩张、总量刺激只能止血,消不掉皮下的脓肿和炎症,一不小心还可能成为顽疾。只有通过改革和结构调整,并借市场的自发力量,优胜劣汰,才会产生真正的效率。

  更何况当前的货币条件并不紧。4月M2同比增13.2%,5月继续升至13.4%;预计6月可能达到15%的高位,全年14%上下。今年6月底也不会再有“钱荒”。

  有投资中国的外资客户来访,席间讨论了几乎所有热点、焦点,最后问:那么你认为中国最大的风险在哪里?答:最大的风险不在房地产下滑,不在周期性行业转型,不在债务压力沉重,也不在银行业不良上升;最大的风险是再次回到过于注重GDP、重走依赖刺激的老路。对方又问:你对此担心吗?答:从一年多的实践看,有信心;也需要时间观察。

  其实,中国经济虽放缓,但还算温和。一季度GDP增7.4%,预计二季度不低于7.4%。当前,PMI连续数月回升,新订单指数改善,固定资产投资提高,原材料库存增加而产成品库存下降,PPI降幅趋缓,CPI回升,出口呈上升势头,显示经济企稳。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也有明显缓解。3月末,人民币贷款加权利率较年初下降2BP至7.18%。资金利率和债券利率大幅下降,债券发行量猛增。票据直贴利率(珠三角,六个月)、票据转贴利率(六个月)分别较年初下降175BP、185BP至4.30%、4.05%。一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119BP 至4.76%。货币市场基金利率普遍降至5%以下。需要指出的是,融资难、融资贵有不少发生在不应受到鼓励的行业和企业,应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

  况且,当服务业反超制造业,当消费的贡献增大,当就业在经济放缓时保持稳定,尤其是当北京的蓝天难得地多起来时,谁还会那么在意GDP是7.2%还是7.6%?若GDP水分减少,即使降至7.0%,可能也比之前的7.5%以上更有含金量。绿色GDP,减少环境代价和无效浪费,以及适应经济“新常态”,至为重要。这一经由惨痛教训之后已被全民普遍接受的理念,得之不易,一定要倍加珍惜并精心呵护。

  而对于有些数据波动,要客观看待。房地产市场的适度调整,不正是政策追求的效果吗?有部分企业因过度扩张或行业疲态而退出,不也正是市场机制起作用的体现吗?

  总之,多年的经济实践,终于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坚决不能再过分倚重经济刺激、再走老路叠加风险。尤其在当前关键时期,更要保持定力,沉住心气,大力推进改革和结构调整。

原载于《财新周刊》,2014年6月23日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