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货币政策有无禁区?曾经是有的。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的中央银行家们勇于尝试,量化宽松(QE)、定向再融资和负利率这些原本的禁地,相继被攻破。只剩下最后一个街垒——“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Drops)——尚未失守,但也已摇摇欲坠。恐怕不久之后,这苦守的阵地也会被夺去,届时货币政策将再无禁区,唯留下传统的银行家们,仰天长叹。

这攻城掠地的最勇敢斗士和旗手,非伯南克莫属。这位前美联储主席今年4月在博客撰文,谈及中央银行还有什么工具可供使用时,重点推荐了“直升机撒钱”,引起强烈反响,此名词在搜索引擎中的使用量也直线上升。

什么是“直升机撒钱”?这概念最早由著名的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于1969年提出,描述了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融资的一种方式。他在这篇经典的《货币的最优数量》一文中,假定有直升机飞临我们上空,抛下大量钞票,拾到者视之为意外之财并进行消费。“直升机撒钱”由此闻名。

这只是一种比喻。中央银行家们当然不可能驾着直升机,漫天撒钱。具体来说,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伯南克、特纳(Adair Turner)等从不同角度,对此都做过分析。

一是中央银行给财政部写张支票,这些钱就进到财政部在中央银行开立的帐户,用来支付财政新增支出或减税。

二是财政部发永续无息债,中央银行购买并永久持有。与财政部正常发债不同的是,这种永续债不用偿还,而且无息。

三是通过电子转移支付的方式,给所有公民的商业银行存款帐户充一笔钱。相应地,商业银行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中央银行则用之购买政府的永续无息债券。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根本性的一点是,这些货币是被永久创造出来。货币存量一次性增加,不再减少。

在伯南克看来,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融资,作用很明显:直接影响GDP、就业和收入;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暂时性提升通胀预期,促进资本等投资;不会增加未来的税收负担。

既然好处多多,为何还被视为禁忌,谈之色变?这是因为通过货币创造为财政融资,历史上有过多次被滥用的案例,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均曾因此产生恶性通胀。所以,货币融资常被比喻为一剂危险的药品,少量服用可治病,过度使用能丧命,得把药锁起来并扔掉钥匙。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涉此禁地,均谨慎异常。

伯南克算是一个例外。除4月份撰文力挺“直升机撒钱”外,早在2002年当选美联储理事不久,在一次有关通缩的演讲中,便公开讨论了大范围减税与央行增发货币相结合这一极端方案,从此获得了“直升机本”的绰号。2003年,伯南克写出《对日本货币政策的几点思考》,建议日本实行“直升机撒钱”,未获采纳。2006年就任美联储主席后,伯南克对此噤声,直到今年4月。

伯南克在博文发表之后当月,便在华盛顿接待日本首相顾问本田悦朗。7月中旬造访日本,与黑田东彦午餐,并会见安倍及其顾问。当前日本经济疲弱,通缩严峻,加之货币政策趋于极限,安倍经济学已被逼至绝境。考虑及此,伯南克的这一系列举动,自然会引发无限联想。

对日本,伯南克之所以情有独钟,缘于他的职业精神,也是责任所在。2001年日本的量化宽松,以及2013年一度名声大噪的安倍经济学,均是伯南克建议下的产物。安倍经济学破产,不仅有损伯南克清誉,也会失去日本这一最佳理论试验田。正如伯南克自己所说,面对通缩,永远都不应屈服。

作为财政与货币政策合二为一的终极形态,“直升机撒钱”是中央银行家的最后一招了,较曾被伯南克视为“全押”的QE,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若此禁忌一旦被突破且再次失败,则货币政策的信誉,就真的完全破产了。

载于:《财新周刊》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