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决策层在出政策时,终于不再左顾右盼,缩手缩脚。这种决心的建立及其宣示,或许意味着当局对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正发生某种变化
  【财新网】(专栏作家 高占军)加息对中国决策层而言,历来是一件大事。在面对是否加息的选择时,中国一向较为谨慎,有时甚至还显得缩手缩脚,对“首次加息”,就更是小心翼翼,很少会作出大大超乎市场预期的决策——当然,决策层的上述行为方式,反过来也会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毕竟,“应不应该”是一回事,而决策层到底“会怎么做”,则是另外一回事。

  目前,全球经济走势不确定性犹存,美国正酝酿推出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外汇占款大幅增长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加。在此形势下,市场普遍认为近期不会加息。然而,10月19日傍晚,央行网站的一纸加息公告,令许多人感到意外。笔者的第一反应是,此时推出加息举措,表明决策层发出了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信号:中国是敢于加息的,是敢于出政策的。由此,凸显出对某些结构性失衡态势进行调控的态度,日趋强硬和坚决。

  这是一种“有主见的加息”——决策层在出政策时,终于不再左顾右盼、缩手缩脚。此决心的建立及其宣示是明智之举,对管理通胀预期,避免资产价格失控,防止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累积,无疑至关重要。

  进一步分析,在“有主见的加息”的背后,或许意味着决策层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认识,也正发生某种变化,并趋于清晰和明确。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些认识上的变化,才使得决策不再瞻前顾后。

  那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的理解如下:

  其一,不必太过担心加息对本币升值的影响。该判断的逻辑在于,相对于资产价格和汇率变化,因利差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而致本币升值的压力,非常有限。若名义利率提高可抑制资产价格上涨,则反而会抑制本币升值。此次加息政策出台后,全球大宗商品大跌,而美元指数上涨,对此作了很好的说明。

  其二,保持低利率,一定程度上是在为他国分忧,而对方却未必买账。但其带来的后果,比如经济热度升高、资产价格上涨,会引发新一轮的资本流入浪潮,扩大贸易顺差,其增加的汇率压力,反而成为他国对中国的指责变本加厉的口实。

  其三,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是一只笼中虎,绝不能任其上涨。一旦失控,譬如当年的日本,则易演变成“价格上涨综合症”,影响是多方面的,后果非常严重。

  以上是笔者的观察和臆测;其实也是笔者对这几个问题所持的观点。鉴于其重要性,借此时机再提出来,或许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将此次加息,视为决策层对当前经济形势并不差的一个确认,之前很多人过于悲观了。两位数超乎寻常的用电增长(本为淡季),很高的进口增速,以及逐渐抬高的物价,都显示经济热度不算低。这样的经济热度,若是承受几次加息,应该并无太大问题。

  总起来看,此次加息,因其与历次加息不同的如上特点,体现出相当强的“自主性”,故而会被市场永久记住。

2010年10月21日发表于财新网 专栏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