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欧盟各国达成“财政契约”,德国力争在此次欧洲复兴中,起主导作用
  【财新网】(专栏作家 高占军)备受关注的欧盟峰会甫一结束,德国总理默克尔便风尘仆仆赶赴中国。2月2日上午,作为中国访问的第一站,默克尔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并现场回答了听众的提问。在之前的印象中,默克尔思路清晰,原则性强,但不善言辞;然而现场的感觉完全不同,其演讲简明流畅,不动声色中分寸感强,极富亲和力,颇具欧洲“最有人气领导人”的风范。50分钟的时间里,默克尔谈中德关系、欧债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重建,及当下伊朗和叙利亚等问题。

  携欧盟峰会的重大成果,借中德建交40周年之机,洽谈战略合作,增强互信,顺便通报欧盟峰会内容,侧面寻求中国支持,时机把握可谓恰到好处。在默克尔看来,欧洲当前面临的危机并非欧元危机,而只是主权债务危机,希望中国出手支持,互利共赢,并表示愿意同中国在G20框架内加强合作。

  虽然欧洲领导人因在解决危机上的缓慢与低效而备受诟病,但默克尔的坚持与努力还是获得了各方认可。回顾欧债危机的应对过程和路线图,能够清楚看到德国主张的明显印迹,其大部分都正在付诸实施。

  首先,默克尔要求私人部门大幅减计所持希腊债务。如今谈判正在进行,预计私人部门将减计面值的50%,即1000亿欧元,按净现值计算则高达70%。法国最初反对,但最后德国的建议占据上风。

  其次,是有关银行资本的来源。法国、欧盟和美国希望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能够在银行补充资本的过程中,发挥更加核心和积极的作用。德国则认为,应让EFSF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只有在银行自身及本国政府不能提供必要的支持时,才需要EFSF出面。

  第三,在扩大EFSF的杠杆方面,法国希望将EFSF转变为银行,使其可以向欧洲央行(ECB)借款,美国也持此观点,但德国和ECB反对。因向ECB借款不可能,所以才有欧洲稳定机制(ESM)的提前启动的讨论,并于刚刚结束的欧盟峰会中达成共识。

  第四,各重债国必须采取紧缩和改革措施,并要求修改《里斯本条约》,促进财政一体化。虽因英国反对不得不放弃修约初衷,但另外缔结政府间条约,也是重要进展。此“财政契约”要求各缔约国将控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条款以法律形式确定,最好纳入本国宪法,虽难说彻底,但反映了德国的一贯主张,被认为是默克尔的外交胜利。“财政契约”的签署,某种程度上也有助于未来统一发债机制的建立。

  迄今为止,有关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基本遵循了德国设定的方向,可以被称之为“默克尔路线”。法国与德国曾分歧严重,但如今日益默契,被称为“默科齐联盟”。法国甚至开始推行德国式改革,一手削减债务,一手促进经济增长。

  以上均说明德国的影响力在迅速扩大。默克尔甚至可代表整个欧洲与中国对话。基于长远、战略考虑,对于默克尔的请求,中国给予了积极回应,表示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主要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也考虑通过EFSF和ESM等渠道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中国希望欧洲改善投资环境,但并未将欧洲承认其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和放松武器禁运作为援助的先决条件。

  默克尔的努力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面临的挑战同样巨大:标准普尔不久前下调了法国和EFSF的AAA评级,使笔者在上期专栏中的预言不幸成真;当前有关私人部门减计希腊债务的谈判十分艰难,而更具悬念的是,希腊在承诺采取紧缩措施并推进改革方面一拖再拖,可能影响其获得进一步救助,导致破产退出欧元区。欧债危机的解决,注定是一场漫长的角力,身负使命的默克尔如何闪转腾挪,将始终处于全球的聚光灯下。

2012年02月10日 发表于 财新《新世纪》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