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银行理财市场大势已成,创造条件主动顺应这一变化,从市场规范、流动性管理及利率形成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

 

 

自2005年以来,经过短短六七年的发展,中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规模已经非常大。粗略估算,2011年累计发行17万亿元,年底余额也高达9万亿元。在上期专栏中,笔者在谈到为什么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发展如此迅猛时,概括了几个原因,包括这类产品与银行存款在期限上非常匹配、流动性好、回报理想以及存在可随意取用的丰富的基础资产等——上述特点,很好地迎合了投资人的需要。本期专栏将重点讨论作为这类产品主要创造者之一的银行,为什么愿意投入极大精力,去开展此项业务。

  从根本上看,培育理财业务,是银行应对金融脱媒、实现业务转型的策略。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大量的存款放在银行内,而存款利率又偏低,资金总要找寻出路。多年前,金融界将银行体系内的巨额存款,形象地比喻为“笼中虎”,意思是一旦大量涌出,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站在银行的角度,如同美国上世纪80年代,亟需开发诸如理财产品等财富管理工具,满足存款人的需要,防止金融脱媒对其经营造成打击。近年来银行的存款已非常不稳定,如何在维系现有客户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市场份额,为重要任务。

  第一就是理财业务,要让存款人有具吸引力的产品可买;巧妙设计理财产品的期限结构,使其恰好在关键时点形成存款;敏感时点适当提高产品收益率;产品短期化趋势自然出现,并体现出“滚动发行”的特点,以此来保证资金链的稳定,且不致成本倒挂。2011年10月底,银监会叫停了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弱化银行以此手段冲击存款的动力,避免过度竞争。

  第二,满足贷存比要求,方法包括扩大存款基数,或者减少贷款规模。

  2011年3月、9月及年底存款环比大增,造成M2也明显上升,是第一种方式的应用;实施日均贷存比考核后,时点概念有所淡化,但并未消失。在第二种方式下,减少贷款规模很难通过转让方式,更多是发行理财计划认购信贷资产进行转移。最初,监管层对信贷类理财产品并未禁止,对银信合作,也只是要求信贷资产“真实卖断”。随着银行相互“对倒”信贷资产、理财计划直接发放信托贷款等方式日益活跃,2010年银监会出台72号文,将信托贷款、受让信贷或票据资产、附加回购或回购选择权的投资等银信合作业务定义为“融资类”并实行比例管理,要求银行将表外资产在两年内入表,并计提拨备和资本。

  第三,隐藏存款基数,减少准备金上缴压力。起初,理财计划筹集的资金并不计入存款,不必缴存准备金。2010年,监管部门要求保本型的理财资金要入表,计为存款并上缴准备金;非保本型则不需要。对此,银行处理的弹性其实相当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准备金的上缴压力。

  第四,解放资本。中国银行业正进入资产扩张阶段,资本短缺已成为长期制约,占用大量资本的单一贷款模式难以为继。开发理财产品、进行财富管理是资本节约型业务,对银行极为宝贵。若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通过理财业务将信贷类资产出表从而释放资本压力,银行自然乐而为之。

  第五,提高中间业务收入。从国际经验看,财富管理收入一般要占到银行净收入的20%左右,所以这个市场很重要,也极具潜力。

  有了上述需要,可以想见,银行定会有异常充沛的动力去开展这项业务。更关键的是,因为竞争的压力,大家别无选择。银行理财市场大势已成,创造条件主动顺应这一变化,并从市场规范、流动性管理及利率形成等方面,做出适应性调整。

财新专栏作家 高占军)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