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分析最近一轮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恰当的起点是2005年

 

 

【战胜市场】(财新专栏作家 高占军)自50年前戈德史密斯开创性的著作之后,有关金融资产结构的讨论从未停止。在美国上世纪最后30年的银行业危机和日本80年代末经济泡沫破灭的背后,金融资产结构因素的影响有多大,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对于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最近情况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如存贷款的急剧起落,以及理财资产的迅猛增长等,颇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

  分析最近一轮中国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动及其影响,恰当的起点是2005年,当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银行理财产品的诞生,短短几年时间里,携手信托产品出现爆发性增长;二是2005年以来,中国央行相继推出了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产品,大大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此外,2007年股票市场的暴涨与随后暴跌、2009年存贷款的火箭式上升,也均发生在2005年之后。

  先看金融资产的总量与内部结构(本文所说的金融资产,包括存款、贷款、股票、债券、流通中现金、保险准备金及由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产品构成的理财资产,但不含金融衍生品和境外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总量由2005年的63.8万亿元猛增至2011年的202.7万亿元,增长了两倍多。在金融资产的内部结构中,存款和贷款分别增加52.2万亿元和35.3万亿元,但在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却分别由45.0%和30.5%下降至39.9%和27.0%。这反映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较快,而银行业虽势头极盛,但相对位置却在下降。

  再看金融相关比率(即金融资产占GDP的比重)的变化,体现了金融深化的程度。与金融资产的增长步调相同,2005年以来,该指标上升幅度很大,由341.8%增至2011年的427.9%。除流通中现金因支付清算效率的改进由12%降至10%外,其他均有提高:股票资产由18%升至53%,债券由42%升至46%,存款由155%升至171%,贷款由105%升至116%,保险准备金由8.23%升至12.75%。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财资产,几乎从零起步,由2005年的2935亿元增至9.0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则由1.59%跃升至19.1%,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理财资产的迅猛增加,与金融脱媒相伴而生,注定将对流动性状态和利率市场化产生重大影响。非但如此,它与快速发展的股票和债券市场一道,可能改变金融格局。以美国为例,脱媒对银行业尤其是期限高度错配的银行影响巨大,引发大面积倒闭事件,以致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美国学者甚至质疑银行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而其银行业份额也确实自那时出现大幅萎缩。

  从本质上看,各类金融资产的波动性有很大不同。比如,股票就属于波动性比较高的资产。但存贷款则不然,一向较为稳定,但2009年以来也出现巨大波动:存款2008年占GDP的比重只有19%,2009年升至惊人的28%,2011年降至12%;贷款2008年则为15%,2009年升至31%,2011年又降至14%。

  这非常罕见。或许意味当时的刺激措施力度过大,诱发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难免承担风险与代价。近来经济与金融形势复杂,调控政策却左右为难,凸显尴尬处境,与此密切相关,因此宏观政策也需密切关注金融资产的结构性重大变化。

  金融资产结构的重大变化也影响到货币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M2波动性加大,且较实际低估,说明货币需求极不稳定。央行已开始统计社会融资总量作为参考。但一如美国,在金融脱媒已成趋势下,可能无论对货币供应量做怎样的修正,都难以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美联储在1993年被迫放弃盯住该变量,也属无奈之举。中国在这方面的逐渐变革或许也是必然的。■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