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当今的金融领域,最重要的话题是什么?笔者以为,如何维护金融稳定,以及更进一步,如何去杠杆和化解金融风险,切实防范“灰犀牛”的到来,无疑是首选。

对于“黑天鹅”这一概率低、难以预见但冲击力巨大的危机或事件,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了。那么,什么是“灰犀牛“?与“黑天鹅”相反,“灰犀牛”指的是高概率的风险:灾难发生之前有征兆,但通常被视而不见,疏于防范。美国人、世界经济与危机政策的研究者米歇尔.渥克(Michele Wucker)于2013年1月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并在2016年写成一本书《灰犀牛》。本文所讨论的金融风险,很大程度上相当于“灰犀牛”,似乎很远,但已若隐若现。

这个问题在中国重要,在全球,也是焦点。

一、防范金融风险:一个全球性课题

中国当前债务负担沉重,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监管协调以及结构性改革来去杠杆,从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已成为共识。而杠杆率不仅中国高,全球都高。

来自国际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IIF)的数据显示,2016年底,全球债务合计215万亿美元,较10年前增加了7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为325%!债务过多,被认为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而现在全球债务比那时还高,问题是否更严重了呢?债务虽高而迄今并未爆发新的危机,是因为管理风险的能力提高了,还是全球债务的分配比以前合理了?亦或是时候未到?尤其是现如今,全球资产价格不低,经济虽好转但仍步履蹒跚,货币政策正常化压力逐渐加大,各经济体冷热不均、政策继续分化,再加上政治风险,更凸显金融问题的复杂。

2017年10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应邀在哈佛大学进行了一场对话,并专门做了一次演讲。她演讲的主题是“趁天晴抓紧修补屋顶”,意思是当前全球经济有所恢复,银行业稳定,金融条件好转,要趁这个时候,采取适当政策,一方面进行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削减过度债务。在回答笔者提出的“全球高债务是否有可能触发又一轮金融危机”这个问题时,拉加德认为,虽然还没到发出警报的时候,但这个问题确实需要高度关注(not alarming,but concerning)。

随后,在IMF于10月中旬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GFSR),中,对此也多有强调。

那么,债务过高怎么办?从大的原则思路着眼,笔者在这里强调三点:

第一,债务的另一面是资产。提高经济效率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就是从资产端解决问题。如果资产盈利能力强了,效率高了,因拉大了分母,本身就有助于降低杠杆率;盈利能力和效率提高了,也可承担高一点的债务水平。

第二,要把现有的债务,分配到更有效率的部门。债务,本身也是一种资源。不同的产业,以及同一产业里的不同部门,效率是有差异的。国企的效率也通常不及民企。哪个效率高,资源就应该倾斜给谁。

第三,讨论去杠杆,不能只谈实体经济,还要加入金融部门。不压缩庞大的金融体系,不改变金融部门之间盘根错节的复杂状况,不加强金融部门的风险承担能力,问题就难以根本解决。这也正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所在。

二、中国问题的复杂性

三、去杠杆“双管齐下”

 

四、化解金融风险,防范“灰犀牛”

本文发表于2017年11月份出版的《财经年刊(2018:预测与战略)》

话题:



0

推荐

占军随记

占军随记

13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高占军,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曾任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 长期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和固定收益业务。中国证券业协会特聘专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金融衍生品专家组成员。三峡集团顾问。中债资信评估公司顾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高级研究员,中国债券论坛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