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7年03月06日 11:18

警惕债市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一向被视为金融体系的最大威胁。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诸多大牌金融机构的倒下,都是因为受到挤兑,资金抽逃,无法继续融得资金所致;而此负面效应的扩散引发的最严重后果,是市场参与者纷纷寻求自保,整个金融体系流动性枯竭,金融危机加重,经济危机爆发。在这一轮危机中,美国的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首当其冲。其后备受困扰的欧债危机,也概莫能外。

反观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问题曾多次出现,但均被一一化解。大概...

阅读全文>>
2017年01月23日 20:41

全球债市的三大根本性变化

201612月份,中国债市发生了较大的波动,其突出表现是:流动性紧张,资金成本暴涨,债券收益率急剧上行,国债期货数度跌停。这一轮债市波动,正引发深入的讨论,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无独有偶,在中国债市动荡的同时,欧美债市也大跌。非但如此,近年来,欧美诸国的债券市场,就频繁发生骤然的暴涨暴跌事件,这里略举两例:

一是,20141015日,美国国债市场发生了一次“闪涨”,短短几分钟时间,收益率先是下降了20个...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19日 12:09

利率的拐点

债券市场明年还要再跌,收益率极可能再创新高。而短期的走势,则更多取决于杠杆资金出逃的压力。

当前被广泛使用的衡量债市杠杆率的指标,因漏掉了很多关键信息,具有很强的误导性。

如今市场强势震荡,杠杆资金如同小池塘里游进的一群大鱼,很容易掀起波澜,激起巨浪,并造成资金链的断裂,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

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债市“十二月效应”,即在每年的12月份,债券市场一般都会上涨,或至少十分稳...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12日 16:08

杠杆率的三重维度

中国有不容忽视的债务问题,但不会发生债务危机。去杠杆不等于降杠杆。部门内部的债务可以抵消,但风险不能因此被屏蔽。杠杆可以转换,也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2016年,对中国债务问题的讨论很热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份推出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以不同寻常的篇幅,专门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和银行业不良贷款。之后,5月7号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谈到了债务泡沫破灭的问题。以上种种,恰逢国内...

阅读全文>>
2016年12月05日 10:26

反思负利率

反思负利率 出于稳定汇率、对抗通缩等多方考虑,欧洲五大央行和日本先后实施负利率,从此蹚入货币政策的一大禁区,前途扑朔迷离。从负利率的实践看,各经济体反差较大,喜忧参半:在欧洲,金融机构压力骤增,物价未见起色,但信贷增速加快,汇率贬值也有助经济调整;而在日本,效果差强人意,负面影响凸显,被迫再次转换货币政策操作框架。   当前,全球债务高启而经济仍步履蹒跚,利率虽低但企业并未踊跃投资,货币宽松力度空前然通缩难以...
阅读全文>>
2016年11月14日 15:46

利率双重悖离的意味

        在中国金融史上,尤其是近几年,利率出现反常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利率出现双重悖离的情况,则极为罕见,而这,偏偏在2016年发生了。         利率的双重悖离终究会被纠正,它只来自两种可能:债券收益率上行,或者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显然,货币市场利率易上难下。         今年二季度债市出现一波强震,很多投资者措手不及。在当前利率双重悖离、掉期利率显著高于国债收益率、通胀因素重新纳入视野,...
阅读全文>>
2016年10月10日 11:33

如何控制收益率曲线?

勇于创新不是日本央行(BOJ)的唯一“优点”——它还以擅长制造意外著称。比如,2014年10月,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BOJ宣布将国债购买规模扩大30万亿日元,震惊全球,导致日本股市大涨8%,日元狂跌。在其2016年1月实施负利率之前不久,对此还明确否认。随后的9月21日,不但未如市场预期进一步降低利率或扩大购买计划,还信誓旦旦地推出了“收益率曲线控制”的全新举措,短短几年的时间,实现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第三次改变。

改...

阅读全文>>
2016年08月29日 09:52

为何美国未实施负利率?

全球已有六大央行采用了负利率;但在货币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最具创新精神的美联储,却置身事外

长期以来,中央银行家们固守着一个牢不可破的信念,即货币政策利率不能为负,或者说,存在“零利率下限”。据称,此“零利率下限”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现金的收益不可能为负。

如今,此信念似已成为通常不具褒义的所谓“传统观念”。因为,不经意间,全球已有六大央行实施了负利率:瑞典、丹麦、欧元区、瑞士、日本和匈牙利。信念...

阅读全文>>
2016年07月25日 09:46

货币政策的禁区

货币政策有无禁区?曾经是有的。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的中央银行家们勇于尝试,量化宽松(QE)、定向再融资和负利率这些原本的禁地,相继被攻破。只剩下最后一个街垒——“直升机撒钱”(Helicopter Drops)——尚未失守,但也已摇摇欲坠。恐怕不久之后,这苦守的阵地也会被夺去,届时货币政策将再无禁区,唯留下传统的银行家们,仰天长叹。

这攻城掠地的最勇敢斗士和旗手,非伯南克莫属。这位前美联储主席今年4月在博客...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20日 12:27

IMF眼中的中国债务谜题

IMF眼中的中国债务谜题

 IMF的分析逻辑中,有两个核心的关键假定:一是将上市公司在险债务的比率,简单应用于非上市公司;二是存在风险的贷款中,转化为银行不良贷款的比重为60% 

因例行的年度第四条款磋商事宜,IMF第一副总裁戴维.利普顿来到中国,从深圳到北京,从官方到学界,进行了多场交流与会谈,并特意强调了中国企业部门的债务问题,认为压力沉重,需立即采取行动。IMF官网同步登出了611日他在深圳的讲话全文,足见对此问题的重视。

利...

阅读全文>>
2016年06月13日 22:05

去杠杆的效果

 

如何界定杠杆率及其边界?为何去杠杆?以及应怎样去杠杆并使之达到适度水平?以上三点在讨论杠杆率问题时,绕不过而又并不总是理得清。

 

中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去杠杆。在大张旗鼓、各种手段并用之后,很多人都在问:效果如何?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评判的标准,即你怎么去衡量杠杆率呢?

这个问题其实蛮复杂。因为,杠杆高了还是低了,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能够描述的;需要一个指标体系,金融的,实体...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31日 13:29

第三轮信用重估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正处于15年来第三轮信用重估的关键时期,此过程尚未结束。最近债市出现调整,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呈分化式攀升,是对此前债市泡沫所做的一次必要修正。

中国的债务问题、进而中国的债券市场,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日渐抬升的杠杆率,较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条件,已不再能拉动同等效率的经济增长。沉重的债务负担,持续下滑的盈利能力,过剩的产能,以及疲弱的全球经济和贸易,使部分企业的经营环境极为艰难...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27日 07:01

全球债市重塑

 

讨论全球债市格局大变动中亚洲的角色有什么变化,首先需要回答两个问题:第一,在欧债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债券市场的地位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第二,本轮危机的触发点均为债券市场,在美国是次级债务,在欧洲则是主权债务,那么在此背景下,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的必要性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再看看亚洲债券市场合作的最新进展,以及中国所付出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     

亚洲债市崛起...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16日 10:42

债券违约透视

债券违约透视

 

总量16.9万亿,涉及发债企业4200家,债券笔数1.54万笔。分析债券违约风险,这是全样本

 

 

最近,对中国债务负担的讨论很热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4月份推出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以不同寻常的篇幅,专门分析了中国企业的债务负担和银行业不良贷款。之后,57号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谈到了债务泡沫破灭的问题。以上种种,恰逢4月份以来国内债券市场调整和违约事件频发,以致对债券违约风险...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39

腾挪债转股

 债转股系腾挪之术,非治本之道。获多方共赢的关键,是要遵循市场化原则,并防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或许是受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初战告捷的鼓舞,时隔多年之后,债转股不期而遇,再现江湖。面对杠杆率日见提升的经济,以及增速陡增的银行业不良贷款,见招拆招,也属自然之举。

对此,近来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债务负担真的到了不能持续的边缘吗?

评估债务的可持续性,要同时兼具三重维度:一是杠杆率水平,二是...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33

耐人寻味的降准

货币政策要为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同时也要留足储备,以应对更具挑战性时刻的到来

时隔四个月,229日,人行再次宣布降准。这令此前几天一直为拆借资金而奔忙的交易员们,松了一口气——其实每逢春节过后,货币市场大都会如此,因在节前出于保支付等考虑,人行会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这次是通过逆回购和定向工具等方式,投放了万亿量级,而节后需要回笼,再加上最近外汇占款下降挤压人民币头寸、债券市场的杠杆率不低以及赶上...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31

人民币汇率之锚

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场便尽显猴性本色,其变盘之快,波动之大,令人眼晕。道琼斯指数跌9.52%,欧股Euro Stoxx削去11.78%,日经指数下行12.88%,石油则以28.32%的降幅落至29美元下方。在外汇市场,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差一度走阔至1600点,导致人民银行入场干预;美元兑港元至7.82,距弱方兑换保证7.85仅一步之遥。香港隔夜人民币拆借利率最高飙升至66.82%,恒生指数跌了12.94%。一时间,在周边的混乱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30

债市泡沫知多少?

 

中国债市已呈现泡沫的某些初步迹象,应关注潜在触发因素的变化

 

  近来,关于债市泡沫的议论不绝于耳。有人认为,中国债市的杠杆率并不高,所以对泡沫的过分担心是杞人忧天。反对者则坚称,有些地产债的发行利率甚至与政策性金融债相当,是过度炒作,而个别机构的投资杠杆已达数十倍,若再不控制,可能崩盘。今年国内外金融市场动荡不已,全球债市也是前有4月下旬的欧、美、日债券狂跌,后有12月中旬刚刚发生的美国...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25

长期利率下行之后

评价融资成本高低与否,长期利率是关键要素。而企业有无意愿做中长期投资,除判断项目前景外,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可得性如何,也是重要考量。所以,正如笔者在《财新周刊》7月27日专栏“长期利率有望下行”一文中所说,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长期利率能否下行,通常被视为其传导机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志;而2008年危机以来,全球各大央行想尽办法、百般创新,无非试图降低长期利率,引导企业有意愿做长期投资。

  但压低利率长...

阅读全文>>
2016年05月09日 15:24

SDR时代的中国债市

人民币是否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1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结束后,便见分晓。加入与否,都不会改变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既定方向,所以要怀有淡定的心态。虽如此,种种迹象显示,有关方面对此极为重视,似乎是下了志在必得的决心。将由美国阻碍而导致的IMF份额及治理改革搁浅作筹码,有助加大成功的概率,姿态是合作而非请求。

  这种重视也体现在行动上。除大力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大资本账户开放力度及...

阅读全文>>